一、表面应变计用途
SZZX-B100/150型弦式表面应变计广泛应用于桥梁、建筑、铁路、交通、水电、大坝等工程领域的各种钢结构或混凝土结构表面应变测量,充分了解被测构件的受力状态。
二、表面应变计特点
1、采用振弦理论设计、全不锈钢制造,具有灵敏度与精度高、线性与稳定性好等优点。
2、全数字信号检测,长距离传输不失真,抗干扰能力强。
3、绝缘性能良好,防水耐用。
4、应变计内置温度传感器可直接获得测点温度(编号型或长效型),用于应变值的温度修正。
一、表面应变计用途
CS-YBJ140系列弦式表面型应变计广泛应用于桥梁、建筑、铁路、交通、水电、大坝等工程领域混凝内部的应力应变测量,充分了解被测构件的受力状态。
二、表面应变计特点
1、采用振弦理论设计、全不锈钢制造,具有灵敏度与精度高、线性与稳定性好等优点。
2、全数字信号检测,长距离传输不失真,抗干扰能力强。
3、绝缘性能良好,防水耐用。
4、应变计内置温度传感器可直接测量测点温度(编号型或长效型),用于应变值的温度修正。
三、表面应变计技术参数
1、量程:±1500με
2、灵敏度:1με
3、测量标距:150mm
4、使用环境温度:-20℃~﹢70℃
5、温度测量范围:-55℃~﹢125℃
6、温度测量:灵敏度0.25℃
四、表面应变计连接仪表
1、导线说明:
本产品采用四芯屏蔽线,各色芯线对应信号为①裸线/黑线—地;
黄线—频率输出;③蓝线—数字信号通讯。
2、与仪器连接说明:
①直接连接:数显表配备传感器连接插口,对于配备插头的应变计
(一般情况均配有)可直接插入智能读数仪的“INP”插口测量。
夹线连接:数显表配备连接线,可将连接线与应变计用夹子将颜色相同的线一一对应连接测量操作详见测量仪表使用说明书(对于没有配备插头的情况)。
混凝土表面应变片贴法
1、 打磨。用220# — 400# 粒度范围的砂纸打磨构件混凝土表面,打磨区域15*15cm(因
为应变片规格1.1*8.2cm),若表面光滑可免;
2、 刷胶。刷环氧胶(环氧:邻苯二甲酸二丁酯:乙二胺=100ml:15ml:9ml) 3、 等待。等胶干好,天气晴好,一天即好,天气阴冷,两天即好;
4、 打磨。在干好的环氧胶表面220# — 400# 粒度范围的砂纸打磨,打磨区域15*15cm,
打磨好之后在贴片处轻轻打出与贴片方向呈45度角的交叉条纹; 5、 定位。用 A3铅笔等在打磨好的区域准确画出应变片要贴的位置;
6、 清洗。用浸有丙酮的脱脂棉球清洗贴片处,直到棉球上看不见污渍为好,清洗时一定要
沿单一方向进行,不要来回交替擦洗;
7、 贴片。蘸取502胶,轻轻甩掉多余的胶液,然后将片子放于规定的粘贴位置(必须准确
放置在规定的位置),盖上一层聚四氟乙烯膜沿应变片轴线方向用手指滚压3~4次,排净气泡并挤出多余胶液,约1分钟后从无引线端慢慢揭下聚四氟乙烯膜,下次继续使用; 8、 贴接线柱。蘸取502胶,将接线柱对准贴在应变片须线下面; 9、 焊线。用20w电烙铁及60%*0.8m/m焊锡焊接; 10、打蜡。用融化的蜡水均匀涂于应变片及接线柱表面;
11、贴纱布。用环氧胶将纱布粘贴在应变片及接线柱上;
12、检测。用万用表—电阻法(200w量程)检测,一般为123w左右。
表面应变计应力与应变的区别
1、应力
在连续介质力学里,应力定义为单位面积所承受的作用力。
通常的术语“应力”实际上是一个叫做“应力张量” (stress tensor)的二阶张量。
概略地说,应力描述了连续介质内部之间通过力(而且是通过近距离接触作用力)进行相互作用的强度。
具体说,如果我们把连续介质用一张假想的光滑曲面把它一分为二,那么被分开的这两部分就会透过这张曲面相互施加作用力。
很显然,即使在保持连续介质的物理状态不变的前提下,这种作用力也会因为假想曲面的不同而不同,所以,必须用一个不依赖于假想曲面的物理量来描述连续介质内部的相互作用的状态。
对于连续介质来说,担当此任的就是应力张量,简称为应力。 2、应变
应变在力学中定义为一微小材料元素承受应力时所产生的单位长度变形量。因此是一个无量纲的物理量。
在直杆模型中,除了长度方向由长度改变量除以原长而得“线形变”,另外,还定义了压缩时以截面边长(或直径)改变量除以原边长(或直径)而得的“横向应变”。
对大多数材料,横向应变的**值约为线应变的**值的三分之一至四分之一,二者之比的**值称作“泊松系数”